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网站首页 >> 专业建设 >> 人才培养方案 >> 正文

2023级《数字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3-12-29    作者:     来源:    点击: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2023级《数字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数字影像技术

专业代码:7501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文化艺术大类(75

艺术设计7501

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8630),  理发及美容服务(7940)

4-07-05-01

摄影师、2-10-05-06

剪辑师、2-10-05-08

化妆师、4-07-04-01

美容师

面向摄影技术、摄像技术、后期剪辑及特效技术、图形图像制作等岗位(群)。

数字影视特效制作、数字影像处理、化妆造型师、美容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数字影像拍摄、制作

等知识,具备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图稿绘制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影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后期剪辑及特效、图形图像制作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安全教育、礼仪为选修课。

2)专业知识的培养规格要求。

熟练掌握常见摄、录像设备的操作和演播室灯具的操作。

熟练掌握常见单反相机及灯具的操作方式,了解一般常见类型题材图片摄影的拍摄方式。

掌握不同专题、场景、光线下的拍摄技巧。

了解基本的化妆流程和熟练的化妆技能。

了解基本的美容流程和熟练的美容技能。

了解基本的美发流程和熟练的美发技能。

具备1~2个工种的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

3.能力

1)通用能力:

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

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能力。

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技术能力

①具有美术造型、图形图像制作等技术能力;

 具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及辅助设备的操作及表现等技术能力;

 具有摄影的后期制作、视频素材的剪辑等技术能力;

 具有影视特效制作等技术能力;

 具备制订美容护肤方案、美体塑形方案并实施规范操作的能力;

 具备运用美容化妆、发型设计、服饰搭配等基本方法,改善和修饰客户形象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美甲、美睫技术操作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美容化妆品、美体产品销售的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主要接续专业举例

高职专科:摄影与摄像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美容美体艺术

高职本科:数字影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品设计

普通本科: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统一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实习实训和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以及国家安全教育、礼仪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为限定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

学时

参考

学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六部分。    

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所学专业特点及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问题辨析、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理性面对不同观点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6

2

2

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时代导航,生涯筑梦;认识自我,健康成长;立足专业,谋划发展;和谐交往,快乐生活;学会学习,终身受益和规划生涯,放飞理想六部分。

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36

2

3

哲学与人生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主要内容: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和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四部分。

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6

2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主要内容:感悟道德力量,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尊严和遵循法律规范六部分。

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36

2

5

语文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主要内容:1.基础模块部分包括语感与语言习得,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古代诗文选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八个专题。2.职业模块部分包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微写作及科普作品选读。

教学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198

11

6

数学

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1.基础模块部分包括基础知识(集合、不等式)、函数(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几何与代数(直线与圆的方程、简单几何体)和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初步)。

2. 拓展模块一包括四部分,分别是基础知识(重要条件)、函数(三角计算、数列)、几何与代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复数)和概率与统计(排列组合、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

3. 拓展模块二包括七个专题,数学文化专题、数学建模专题、数学工具专题、规划与评估专题、数学与信息技术专题、数学与财经商贸专题、数学与加工制造专题。另外还有若干个数学案例,数学与艺术、数学与体育、数学与军事、数学与天文、数学与投资等。

拓展模块一、二自主选择。

教学要求: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景,完成课程任务。教学要体现职教特色,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要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素养。

144

8

7

英语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均由主题、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六部分构成。

教学要求: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完成课程任务。应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在教学中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44

8

8

历史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能够依据史实与史料对史事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解释,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团结,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主要内容:《中国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繁荣与开放、宋元时期民族关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明至清中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精湛的传统工艺15个专题。《世界历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多样的文明古国、中古时期的区域文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全球联系的建立、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资本主义的扩展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两级格局下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共11个专题。

教学要求: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72

4

9

体育与健康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培育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核心素养。

主要内容:体能训练与健康教育,通过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学要求: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始终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目标。教学中要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现体育运动的实践性,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等,以达到教学目的和学业水平要求。

144

8

10

艺术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主要内容:《音乐鉴赏与实践》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实践能力,提升其音乐品味为目的的音乐活动。由音乐鉴赏基础和内容、音乐实践活动等组成。《美术鉴赏与实践》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和实践能力,提升其美术品位为目的的美术活动。由美术鉴赏基础和内容、美术实践活动等组成。

教学要求:应加强课程研究,按照本课程标准,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培育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学业目标。

36

2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提升领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主要内容:人伦纲常;礼乐教化;王朝兴亡;经邦济世;修身正己;协和万邦;舆地揽胜;宅兹中国;方外世界;乡风民俗;文学艺术;技艺百工等。

教学要求: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整体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

36

2

12

职业素养

掌握职业素养基本知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主要内容:职业素养;职业理想;品格素养;情绪管理素养;语言素养;礼仪素养;人际沟通素养;解决问题素养;实践执行素养;团队合作素养;职业发展素养;职业创造素养等。

教学要求: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整体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

36

2

13

安全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中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教育故事,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法律要闻,然后用讲故事、说新闻的形式来学习安全知识。通过安全教育,中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主要内容:安全用电知识、消防安全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增强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6

2

14

礼仪

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将礼仪与专业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切实有效的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掌握各种礼仪与技巧。

主要内容: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职业礼仪、商务礼仪、餐饮礼仪、节日礼仪、涉外礼仪等。

教学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特别强调动手能力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应用性,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在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礼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掌握各种礼仪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6

2

15

书法

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提升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书法艺术鉴赏素养。

主要内容:书法艺术的构成要素;书法艺术的形与质;书法的工具、材料与美学特征;书法鉴赏的心理机制;书法史略;各种字体书体鉴赏等。

教学要求: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整体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

36

2

16

普通话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熟练掌握和运用普通话,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主要内容:普通话的概念、语言特点、发展史,为什么学习普通话、怎么学好普通话,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朗读知识和技巧、命题说话的知识和技巧以及普通话测试技巧。

教学要求:发挥普通话口语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整体把握普通话口语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熟练运用普通话。

36

2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

学时

参考

学分

1

素描

掌握素描、人像透视基础、用解剖、速写等美术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造型表现能力

主要内容学会借助明暗关系和黑白灰层次关系,表现物体的结构、比例、空间、质感和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等。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石膏像、人物等的写生知识,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

 

32

2

2

色彩

具有敏锐的色彩感觉和色彩组织能力,提高色彩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主要内容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在构成关系上的科学原理及相关色彩组合、变化的基本规律,明确使用色彩的目的性和功能性,为后期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能运用色彩关系表现物体、物体的空间和丰富的色彩层次变化,全面、科学地认识色彩

40

2

2.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

学时

参考

学分

1

摄影基础

了解图片摄影基础理论;掌握摄影技术和表现方法;掌握图片摄影基本原理;具备摄影创作基本能力。

主要内容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摄影基础课程标准》开设,解图片摄影基础理论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摄影技术和表现方法;掌握图片摄影基本原理;掌握数码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和常见灯具的操作方法

108

6

2

形象设计

具备人物日妆化妆能力和理论功底。

主要内容:了解化妆基本概念,掌握面部骨骼及肌肉结构,熟练掌握化妆用品用具。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美容化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掌握日妆特点。

72

4

3.专业方向课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

学时

参考

学分

1

摄影摄像

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摄影机、摄像机,实现拍摄照片、影片

主要内容:摄影摄像的系列理论、功能、特点、任务、操作和发展等知识,基本掌握婚纱摄影的相关技术,包括构图、灯光、曝光参数、人物摆姿、角度及组合的选择等。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重点掌握镜头的运动方式和景别、机位;了解镜头运动的节奏、镜头画面景别变化的节奏、镜头长度的节奏;重点掌握镜头组接的转场方式;了解蒙太奇语言

288

16

2

图形图像

制作

学生掌握photshop软件操作技巧,具有照片后期处理能力。

主要内容: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码照片处理课程标准》开设,讲授用photoshop做照片处理、照片调色、照片校色及照片合成等技能。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照片后期处理能力。

144

8

3

影视剪辑

技艺

学生掌握Premiere软件操作技巧,具有视频剪辑能力。

主要内容:添加各种字幕、图标和其它视频效果;视频过渡效果;设置音频视频参数;给视频配音等。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组装各种视频、音频剪辑;对视频片段进行特效技术效果处理。

144

8

4

影视特效

制作

掌握影视后期制作,熟练应用 AE软件来制作影片

主要内容:了解影视后期制作应用的方向认识了解影视后期,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了解和认知影片的种类。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影片后期设计理念及操作技能。

72

4

5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

使学生具备短视频编写脚本、场景和演员配置、短视频发布技能。

主要内容:了解短视频的形态和商业变现方法,学习短视频拍摄制作剪辑方法。

教学要求:教会学生短视频发、拍摄剪辑技巧、布引流方法,并具备一定变现能力。

72

4

6

摄影摄像综合实训

具备脚本设计、分镜头设计能力,并能拍摄出完整的剧情视频。

主要内容了解动画剧作的概念、特点与创作的基本方法;学习脚本设计;了解动画分镜头的影视特性,理解镜头的概念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从事动画设计行业应具备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质。

144

8

7

直播场景

搭建

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直播间进行布光、摄影设备配置、场景搭建。

主要内容:了解掌握灯光的特性、使用方法、布光的原理和技巧、摄影器材的选用。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能针对不同类型直播间进行不同的灯光场景搭建。

36

2

8

形体礼仪

通过形体素质的基本训练和技巧训练,修饰、改善和矫正身体的不良姿态,提高对正确姿态的控制能力,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主要内容:形体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经典、身韵、民间和各个民族的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

教学要求: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可以说它是所有服务项目的必修课程。

72

4

9

美容护肤技术

具备根据不同问题皮肤类型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皮肤的护理能力。

主要内容:了解皮肤生理知识、面部皮肤护理手法和技巧、掌握面部皮肤的分类与特征。

教学要求:具备美容操作技能,熟悉美容院岗位工作流程。

72

4

10

美体技术

根据身体机能问题进行不同按摩手法的实操能力。

主要内容:了解人体骨骼和肌肉、经络学位的知识、身体按摩手法。

教学要求:具备美体操作技能,熟悉美容院岗位工作流程。

72

4

11

化妆造型

使学生掌握化妆造型全面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服务水平。

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彩妆品美化脸部优点、弥补脸部缺陷的技术方法。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设计新娘妆、职业装、晚宴妆等,也是美容师考证的一项重要内容。

288

16

12

化妆综合

实训

对化妆知识进行全方位传授,提升学员的审美、创意、造型综合能力。

主要内容: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学员进行专业化,全方位,多视觉,国际化的综合训练。

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知识的学习,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综合高端化妆技术人才。

216

12

13

美甲技术

掌握指甲的分类与特征,具备根据不同的美甲类型及顾客需求,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指甲基础护理和美甲的能力。

主要内容:掌握根据不同的美甲类型来正确选用美甲产品与工具方法,能给予顾客时尚方面的咨询;能对色彩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根据具体的美甲类型实施色彩设计,能规范地操作各种美甲造型技能(涂甲油、贴片甲、水晶甲、脂光疗甲、指甲彩绘与装饰)。

72

4

14

化妆品营销

具备化妆品销售的岗位能力。

了解化妆品的功效和性能;掌握顾客购买心理的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化妆品推销的基本策略和技巧,能根据客户进行合理推销。

72

4

15

服饰与造型

具备根据客服场景需求进行服饰搭配及造型设计的能力。

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服饰款式、面料、色彩等服装三要素与人体的作用——服饰搭配的艺术。课程结合形式美法则、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的流行与发展等综合的展现出服饰搭配的手法和魅力。

教学要求:教会学生根据服饰进行造型设计。

36

2

4.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

学时

参考

学分

1

视觉制作

技术

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视觉设计训练,为今后学生在电脑设计造型方面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视觉制作技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

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视觉分析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电脑设计能力。

144

8

2

影视导播

本课程意在培养适应电视台及其它电视制作机构日益广泛应用的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具备较强导播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潜力的编导人才。

主要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真正掌握基本的导播工作技能,从而体会导播的工作岗位对于多讯道节目制作的要义,以及导播的观念对节目创作的影响。

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电视影视导播技巧和能力。

126

7

5.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教学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与企业合作开发综合实训项目,强调实训的任务性、结果性,以获得合乎企业要求的产品或符合职业要求的规范操作为目的而采取集中实训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企业标准管理和考核学生生。综合实训教学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

6.岗位实习

岗位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 认真落实教育部八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有关要求,保证学生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要加强岗位实习过程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与权益,构建校企共同指导、共同管理、合作育人的岗位实习工作机制。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

(三)课证融通

1.1+X证书与课程融通

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对接课程:信息技术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融通

3.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融通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30学时,岗位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以每学期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为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6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50%以上。

(一)各学期教学环节安排

学期

环节

合计

学分

教学周数

18

18

18

18

18

 

90

148

复习考试

2

2

2

2

2

 

10

 

岗位实习

 

 

 

 

 

24

24

24

合计

20

20

20

20

20

24

124

172

备注:本表不含军训、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毕业教育等。

(二)教学学时比例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1098

936

162

41%

46%

限定选修课程

72

36

36

3%

任意选修课程

72

40

32

3%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

72

24

48

3%

54%

专业核心课

180

36

134

7%

专业方向课

936

190

746

35%

专业选修课

270

50

220

10%

合计

2700

1312

1378

100%

其中,选修学时总计:414,占比:15.3%;实践学时总计:1342,占比:51.04% 。

备注:本表不含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学时数。

(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安排

学年/学期/周数/周课时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学年

2学年

3学年

1

2

2

4

5

6

18

18

18

18

18

18

公共基础课程

必须课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6

36

0

考试

2

 

 

 

 

 

2

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

2

36

36

0

考试

 

2

 

 

 

 

3

哲学与人生

2

36

36

0

考试

 

 

2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6

36

0

考试

 

 

 

2

 

 

5

语文

11

198

198

0

考试

2

2

2

2

3

 

6

数学

10

180

180

0

考试

2

2

2

2

2

 

7

英语

10

180

180

0

考试

2

2

2

2

2

 

8

信息技术

6

108

54

54

考试

4

2

 

 

 

 

9

历史

4

72

72

0

考试

 

 

2

 

2

 

10

体育与健康

10

180

90

90

考查

2

2

2

2

2

 

11

艺术

2

36

18

18

考查

 

 

 

2

 

 

小计

61

1098

936

162

 

14

12

12

12

11

 

限定选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36

18

18

考查

 

 

2

 

 

 

13

职业素养

2

36

18

18

考查

 

2

 

 

 

 

小计

4

72

36

36

 

 

2

2

 

 

 

任意选修

14

安全教育

2

36

20

16

考查

 

 

 

 

2

 

15

礼仪

2

36

20

16

考查

2

 

 

 

 

 

小计

4

72

40

32

 

2

 

 

 

2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69

1242

1012

230

 

16

14

14

12

13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

1

素描

2

32

8

24

考查

4/8

 

 

 

 

 

2

色彩

2

40

16

24

考查

4/10

 

 

 

 

 

小计

4

72

24

48

 

4

 

 

 

 

 

专业核心课

6

摄影基础

6

108

28

80

考试

6

 

 

 

 

 

7

形象设计

4

72

18

54

考查

4

 

 

 

 

 

小计

10

180

46

134

 

10

 

 

 

 

 

专业方向课一(数字媒体方向)

11

摄影摄像技术

16

288

36

252

考查

 

8

8

 

 

 

 

图形图像制作

8

144

36

108

考查

 

8